胡锦涛总书记关怀青年和青年工作纪实-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2008-09-20

  2006年11月20日,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万象亲切看望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队员,勉励他们为中老友好合作作出贡献,无愧于青年志愿者的光荣称号(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历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

  毛泽东同志的名言至今激励着亿万青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江泽民同志饱含深情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从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和青年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热忱关心着青年的成长,关心着青年工作的发展。

  殷殷厚望寄深情

  对青年,胡锦涛总书记总是充满了热切的期盼――

  2003年7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号召当代青年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他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2007年5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对当代青年提出了“四个新一代”的明确要求:“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对青年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总是给予悉心的指导――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倡导的“八荣八耻”,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明确了任务,成为广大青少年砥砺品格的强大动力。

  2007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工青妇组织联系群众比较广泛,对群众的情况比较了解,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在推动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要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动员组织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5月3日是北京大学学生难忘的一天。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冒雨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总书记走进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和同学们促膝谈心、亲切交流。他希望青年学子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希望青年学子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总书记语重心长、情真意切的话语,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北大学子的心田,立即在全国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总书记不仅非常关心青年,而且十分了解青年,十分理解青年。”

  “总书记对青年充满感情,他的重要讲话激发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报效国家的奋斗热情。”

  谆谆教诲育英才

  翻开近年来我国青年工作大事记,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总是给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这是令人感动的两件事――

  2005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曾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的新疆尉犁县达西村青年买买提·沙吾尔,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他和全村青年学习、劳动和生活的情况。

  胡锦涛总书记欣然回信,对达西村团总支积极动员和组织团员青年发挥优势、勇挑重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总书记勉励他们始终胸怀远大志向,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积极进行劳动创造,带头倡导文明新风,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巩固和振兴祖国西部边陲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2006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青藏铁路格尔木建设工地帐篷里,同中铁二十一局5名青年技术人员亲切交谈。一年多以后,已转战到兰青铁路建设工地的5名青年技术人员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胡锦涛总书记高兴地给他们写了回信。他在信中说:“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给我国铁路建设带来了重要机遇。作为铁路建设大军中的青年技术人员,你们生逢其时、大有作为。希望你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加强学习,矢志艰苦奋斗,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我国铁路发展的战略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让全国亿万少年儿童不能忘怀的是,多少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他们都会听到胡爷爷充满关爱的话语,一些幸运的小朋友更能亲眼见到亲切慈祥的胡爷爷,和胡爷爷一起度过终生难忘的节日。

  2003年“六一”前夕,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中华小记者》杂志7名小记者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希望同胡爷爷“像朋友一样谈谈心”。总书记逐一阅读了他们每个人的来信,并认真回信,对他们“在非常时期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强而深感欣慰”,希望他们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05年6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并对全国各族少年儿童提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们还记得,总书记看到来自云南昆明明通小学的李坤原小代表戴着厚厚的眼镜,关切地嘱咐他:“一方面要好好学习,一方面还要注意保护眼睛,千万不要躺着看书,用电脑的时间不能太长,要注意休息。”

  2007年6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京郊区农村考察少年儿童工作。这里的孩子们至今仍牢记着胡爷爷洪亮的声音:“衷心祝愿你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对汶川大地震的记忆中,有两个场景是人们难忘的。2008年5月16日,总书记来到遭受重创的北川县。在设在北川中学的野战医疗所里,在灾难中失去母亲的3岁半的罗梦夕正睁着大眼睛静静地躺在救护人员的怀里。总书记叮嘱医护人员一定要为孩子做全面检查,然后满含真情地俯下身子,亲亲她的小脸说:“以后爷爷再来看你。”

  今年“六一”,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来说是个特殊的儿童节。胡锦涛总书记十分牵挂地震灾区的孩子们。5月31日专门来到陕西省宁强县广坪镇金山寺村一个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总书记拿起粉笔,一笔一划地在小黑板上写下16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领着孩子们大声朗读。总书记动情地说:“在这场大地震中,灾区的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从你们身上,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绵绵爱心化雨露

  时间在流逝,却抹不去珍贵的记忆――

  1997年5月4日,中南海怀仁堂。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当教师的宋芳蓉,作为首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会见。得知山里孩子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总书记捐出2000元钱给那些贫困学生。

  时隔6年,总书记再次见到宋芳蓉时,关切地询问:“你现在身体好不好啊?成家了吗?学校条件有改善吗?”听到肯定的答复后,总书记满意地说:“那我就放心了。”

  殷殷期望心,深深关切情。对于青年一代,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

  2005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一份有关联合国将推广山东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模式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总结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借鉴国际上的有益做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就业问题的路子。”

  时隔两年,胡锦涛总书记又在一份介绍共青团探索新模式助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共青团此事抓得好。望继续发挥优势,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帮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实施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组织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事迹报告团……各级团组织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创造多种方式,引导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创业能力,受到了广大青年的欢迎。

  北京宏志中学是一所集中招收家庭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公益性学校。2004年9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他兴致勃勃地参观校史展,听取学校办学情况介绍。得知这些困难家庭孩子在社会各方面帮助下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时,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高兴。他语重心长地说,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帮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作为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使困难家庭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经济困难家庭大学生,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共青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通过多种渠道,为经济困难家庭大学生提供帮助。

  湖北省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9岁聋哑孩子刘丹阳的一封信,为胡锦涛总书记深情关怀青少年作了生动的注解。

  2007年10月18日,小丹阳提笔给胡爷爷写信,汇报了他从2003年上学以来的快乐生活――2003年他上学第一年,学会了画画,获了很多奖,“感到成功的快乐”;2004年上二年级,有关部门给他配了价值1万多元的助听器,让他第一次清楚地听到了声音;2005年他上三年级,国家实行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助学政策,免除了他的学费;2006年,奶奶增加了退休金;2007年,他所在的学校要搬进新校园,他长大了可以不用去武汉,就能在家旁边读高中了……

  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小丹阳的回信中深情地说:“我同你的爷爷、奶奶一样爱你。”总书记告诉小丹阳,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下,你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重大意义,关心和支持青年工作,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广大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青年一代茁壮成长。

  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提供了沃土。

  孜孜奋进报春晖

  “你辛苦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问候,让在抗震救灾一线奉献爱心的青年志愿者熊述娟禁不住热泪盈眶。

  家在四川什邡的熊述娟是北京城市学院二年级学生,地震发生后,她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加入抗震救灾行列。今年5月18日这一天,总书记来到她所服务的什邡市受灾群众安置点,亲切地握着她的手,对她的坚强表现和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她为更多受灾群众做好心理抚慰,帮助大家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级团组织在第一时间募集3.2亿元爱心捐款送达地震灾区,集中两万青年突击队员、20万青年志愿者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2005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曾就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奏响了当代青年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时代强音。

  连续5年下乡支教,长期资助36名贫困生,与贫困生通信2000余封……这些数字凝聚着青年志愿者孙雅艳那一份情意绵长的爱。如今,6万多名和孙雅艳一样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热血青年,汇聚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旗帜下,背起行囊,走进西部贫困地区、走进社会基层。

  近年来,共青团还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青年和青年组织的友好交往与务实合作,积极与各国青年一起,携手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看到你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我感到十分欣慰!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祖国人民,向你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2006年11月20日下午,正在老挝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特意看望在老挝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令全体队员激动不已、心绪难平。

  2007年4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全体队员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青年志愿者事业是党和国家对外友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途径和舞台。”

  总书记的殷殷厚望、谆谆教诲,推动我国青年志愿者工作迈上了新台阶。青年志愿者行动,这个在我国曾经十分陌生的新事物,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截至目前,全国有2.68亿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全国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达2511万人。

  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同时,各级团组织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推动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唱响了广大青年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时代旋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进一步打牢了广大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等重点工作,有效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服务青少年月”期间,全国各级团组织共开展大型专题活动113项,覆盖全国数千万青少年。

  ……

  伟大的时代成就宏伟的事业,宏伟的事业召唤有为的青年。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青年,一定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

相关附件
南网站群: 更多>>
尊龙官方平台的友情链接: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