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储能梅州抽水蓄能电站:蓄势绿水青山 绘就“双碳”蓝图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南网储能梅州抽水蓄能电站:蓄势绿水青山 绘就“双碳”蓝图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8

  本网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离不开能源转型,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锚定“双碳”目标,奉献清洁能源

  相较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可再生的水力发电是一种更加清洁、低碳的能源形式。抽水蓄能电站是水电站的一种,拥有上、下两座水库,其运行原理是:当电网处于用电低谷时,大量的电能过剩,此时从下水库抽水至上水库,实现电能的储存;当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上水库的水向下水库释放势能,带动发电机发电,送入电网。

  抽水蓄能电站拥有诸多优势:第一,对冗余电能进行再利用,减少了水电站弃水量,因而清洁水电利用率更高;第二,可使火力发电机组运行条件得到改善,以较平稳的工况运行,减少煤炭消耗,促进节能减排;第三,可有效调节发电与用电负荷在时间上的不匹配,促进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供应;第四,电站的调频调相、事故备用、黑启动等功能,可使电网的用电频率更加稳定,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因而,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开发抽水蓄能电站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南网储能公司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梅蓄电站”)位于广东梅州五华县龙村镇,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及《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广东省重点建设工程,是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优秀代表。梅蓄电站的上水库和下水库有效库容分别达4102万立方米和4382万立方米,是目前国内抽水蓄能电站中的第2大水库容量。梅蓄电站总装机容量2400 兆瓦,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装机容量1200兆瓦,设计年发电量为15.70亿千瓦·时,设计年抽水电量为20.93亿千瓦·时。2015年9月,梅蓄电站开工建设,2022年5月28日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发电,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

  奋力攻坚克难,筑就工程典范

  梅蓄电站建设之初,面临着诸多困难。

  其一是征地难。梅蓄电站是我国目前移民人数最多的抽水蓄能电站,移民人数多达2320人,征地移民难度大。其二是工程施工难。由于电站上、下水库库容巨大,且四座大坝采用四种不同的坝型,给料源管控和土石方平衡带来很大难度和挑战。同时,地下厂房及输水系统洞室群规模大,地下洞室多,竖井井深大,施工难度非常高。其三是设备开发难。电站的抽水蓄能机组400米段水头变幅为国内最大,转轮开发难度大。其中,4号机组需全面实现国产化,为国内国产化率最高的抽水蓄能机组,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梅蓄电站的建设者们胸怀大局、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用时仅48个月完成了从主体工程开工至电站全面投产,创造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最短建设工期记录。梅蓄电站化压力为动力,在短时间内完美解决各项难题,安全、优质、高效地打造出一座堪称典范的新时代抽水蓄能电站。

  这是一座宏伟的电站。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站四坝”的壮观工程。电站上水库主坝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 60 米,坝顶长 500 米;下水库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 82 米,坝顶长 308 米。上下水库副坝则分别采取均质土坝和粘土心墙堆渣坝。一座电站,四种不同坝型,虽然极大增加了施工和管理的技术难度,但更好地适应了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最大程度达成土石方平衡,减少弃渣,是梅蓄电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成为梅蓄电站的标志性建筑。

  这是一座先进的电站。

  在这里,全国首台国产化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开关设备在#4号机组成功实现工程示范应用。2022年4月,该项成果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补齐了抽蓄电站核心机电设备全面国产化的最后一块短板,确保了抽蓄电站核心设备的供货安全,增强了我国抽水蓄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梅蓄电站#4号机组为国内国产化率最高的抽水蓄能机组。除首台国产化发电机成套开关设备外,球阀奥氏体不锈钢接力器、球阀纯水操作控制系统、发电机推力瓦、机组状态监测传感器、进口自动化原件均在梅蓄4号机组完成国产化替代。

  在这里,开创了国内首台机组第一次三导轴承摆度5道时代。梅蓄首台机组上导、下导、水导等三导轴承摆度均小于50微米,开创国内机组三导轴承摆度全面进入50微米的先河,远优于相关国标标准和精品机组标准,对电站今后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这是一座和谐的电站。

  在这里,顺利完成了国内人数最多的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搬迁安置,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征地移民过程中,建设人员采取建立多种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合作联系、施工区域临时搬迁等有效措施,实现移民安置与工程同步推进,为目前国内“双碳”战略下抽水蓄能电站的征地移民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

  践行应用创新,秉持生态优先

  科技创新

  这是一座创新的电站。

  面对复杂的工程条件,梅蓄电站完成自主创新及研发项目14项。科研人员创新了竖井一钻多爆快速正挖施工工法、岩壁吊车梁混凝土施工法、抽水蓄能机组有水调试工法、抽水蓄能机组带转轮预装导水机构施工工法、抽水蓄能电站高压电缆竖井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施工等工法,并研制出国产化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开关设备,目前已获得专利42项、工法8项、qc成果15项,参编标准5项。

  同时,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梅蓄电站还注重在工程建设中引入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共采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11项,如餐厨垃圾就地快速处理及油水高效分离节能技术、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新型节能导线应用技术、led智能照明节能技术等,坚定践行低碳节能发展。此外,电站还采用了10项建筑业新技术和21项电力行业“五新”技术,坚定走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前沿。

  生态优先

  这是一座环保的电站。

  梅蓄电站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建设中坚持环境优先,下大力气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通过实施全方位的环保措施,梅蓄电站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电站施工中的水污染主要来自砂石加工过程。对此,梅蓄电站采用“链条式刮泥系统+集泥槽+分级沉淀+加药系统+dh高效净水器”的gcj砂石废水处理系统,使悬浮物ss<70mg/l,做到废水零排放,回收水重复利用。此外,在工程完工后,对上下水库库底彻底清理,并在下库主坝坝体内设置生态补水设施,以全面提升库区水质。

  为减少施工带来的大气污染,梅蓄电站对各相关环节均采取了相应治理措施:混凝土和砂石料加工系统采用袋式除尘装置收集粉尘,散装水泥、粉煤灰等采用封闭设备进行输送并设置相关除尘设施,施工车辆使用优质燃油……真正做到不遗漏每一个环节,以严格管理保障蓝天常在。

  噪声控制方面,选择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机械设备并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将下库砂石加工系统等多声源系噪声源布设在远离生活办公区域的山坳内,避开深夜及凌晨时段进行爆破作业、钻孔、开挖,为施工作业人员配发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这些措施有力保障了员工及周边民众的身心健康。

  梅蓄电站为保护生态环境不遗余力,严格按照征地红线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对区域植被的破坏;对因工程带来的裸露区域进行复绿,确保表土土方清零,绿化覆盖率达100%;对珍稀植物进行移植保护,保证其不因工程而受损。站在建成后的坝顶俯瞰梅蓄电站,满目山林青绿,湖水清澈,白鹭翩跹,浑然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图卷。

  聚焦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这是一座绿色的电站。

  梅蓄电站的投运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提高绿色能源消纳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梅蓄电站一期工程使电力系统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7.0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2.8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约0.15万吨,直接减排效果明显。此外,通过优化南方电网系统电源结构,降低了燃煤火电调峰率,间接促进了火电节能减排。

  全面投产的一期项目,全年绿色发电量达9.44亿千瓦·时,相当于梅州电网负荷的50%,成为南方电网建在粤北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电力粮仓”,可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及西部水电消纳,进一步保障能源健康发展,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9月,梅蓄电站二期工程开工,计划2025年底前全面投产发电,届时将直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首个千万千瓦抽水蓄能湾区。

  青山际,绿水畔,梅蓄电站源源不断向外输送着清洁电力,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奋力前行,为美丽中国建设不懈努力!

  内容转自《中国环境监察》 作者:陈健华

相关附件
南网站群: 更多>>
尊龙官方平台的友情链接: 更多>>
网站地图